朋友們說今年開幕式上黯淡的女星秀已經沒有了吸引力,男星們太過低調又單調,躊躇間周圍觀眾突然掀起一陣不小的騷動。轉頭看去,原來是風度翩翩的牛爾正不疾不徐地大步走在紅毯上,頻頻向兩旁的觀眾和國際媒體微笑揮手,并且在媒體鏡頭前駐足擺出了不輸給任何大牌影星的氣勢、自信與Pose,外國記者們一邊忙著搶拍一邊追問“Who is the gentleman?”試問你曾經引起旁人的注意,頻頻追問你的身份職業嗎?如果未曾有過,小心,這現象可能表示你是位無足輕重的人物。當然,你可以辯解自己是位低調的人,但別搞錯,已經成功的人可以選擇低調,離成功還很遙遠的人壓根沒多大選擇。
成功往往不是給低調的人,而是給有氣勢的人。一位老板說起剛剛擢升了兩名員工中的一位成為經理,我問他為何選擇員工A而非B,“A比較有大人物的氣勢,善于‘裝腔作勢’,知道自己何時該Stand out。而B說到底就是名好員工,可惜我不只要‘好’員工,更需要‘可用’的員工。”嗯,未成氣候的職場人在邁向成功之路時不能只有低調,有時更應了解自己何時該高調現身,否則你永遠是那冒不出頭的小草。牛爾能在Brad Pitt等眾星云集的地盤上搶走鎂光燈焦點,原因為何?秘訣在于牛爾懂得適時適地宣示做“大人物”。
“確立地位”是一個PR營銷的名詞,是指一進入市場,便展現領導者的企圖心,將自己的高度拉高、視野放大,在輿論市場上搶占一席之地,并且進一步在行業競爭中通過自身一系列的努力占據該行業“非一即二”的領導者位置。展現“大人物風格”等于替自己做PR,藝人吳宗憲老早就喊出自己是“臺灣local king”的稱號,一來確立自己臺灣當代主持界天王的地位,二來借以與其他主持界前輩做市場區隔。”Local King”的格局不大也不小,不會因口氣太大遭致疑慮或引來爭議。
對職場有企圖心的人,一進入市場就應替自己定調,就像牛爾在戛納紅地毯上一樣,向大家宣示:“I am somebody。”同樣,職場人必須揚棄“讓工作來證明我”的舊觀念,有時讓你出彩的并非工作內容,而是氣勢與風格。
例如蒙牛的牛根生就強調一切競爭從“開端制勝”開始,創業之初就拿出1/3資金做品牌。牛根生尋找任何可以以小搏大、一炮而紅的宣傳媒體,他的觀念就是:只要產品沒問題,成功的關鍵就在于那“臨門一腳”。換言之,大人物理論可以助你縮短追逐成功的距離與時間。你只需要:
重新認識“成功”:普遍誤解是事業成功的人一定是有才能的人,當然這是部份事實,但并非全部,成功不僅是“努力工作”而已。遇到表現機會時,你是遇事退縮,還是努力爭取?老板們往往喜歡主動站出來爭取機會并完成任務的人,而非被動完成交付工作的人,因為前者留給老板的印象更接近“大器之材”。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