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河北石家莊天洋食品廠出口到日本的餃子發生中毒事件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經過連續兩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近日查明此次中毒事件是一起投毒案件,中國警方已將犯罪嫌疑人呂月庭抓捕歸案。
中毒事件發生后,本著對兩國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全國抽調偵查、檢驗等各方面專家,成立了專案組。中國警方投入大量警力走訪排查,克服了作案時間與案發時間相隔久、現場客觀物證少等困難,開展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偵破工作。現已查明,犯罪嫌疑人呂月庭(男,36歲,河北省井陘縣人,原天洋食品廠臨時工),因對天洋食品廠工資待遇及個別職工不滿,為報復泄憤在餃子中投毒。呂月庭對投毒作案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提取到呂月庭作案用的注射器,并收集到大量的證人證言。
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工作中。
“中日餃子事件”全過程
2008年1月5日日本兵庫縣高砂市一家3口食用中國產冷凍餃子后出現中毒癥狀。警方調查確定餃子中混入有毒甲胺磷。
1月30日日本厚生省就此事向中方通報。中國質檢總局專家調查組緊急趕赴河北對相關企業進行現場調查。
2月4日日媒報道,日本警方發現毒餃外包上有直徑3毫米的小孔,懷疑甲胺磷是人為混入。
2月12日日本共同社發布消息稱,石家莊市公安局專案組認為該事件可能是不滿廠方待遇的人蓄意作案。
2月13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表示,日本共同社的報道是未由質檢總局或警方發布的主觀、猜測性的報道,將對調查工作和民眾造成誤導。
2月20日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訪問日本,與日方就毒餃子問題交換意見。
2月22日第八次中日戰略對話在北京舉行,毒餃子事件成為兩國戰略磋商的議題之一。
2月25日日本警察廳次長安藤隆春到北京,同中國公安部負責人就毒餃子問題的調查結果舉行會談。
2月28日魏傳忠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次發生在日本的“餃子中毒事件”,不是一起因農藥殘留問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人為作案的個案,投毒在華發生可能性極小。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