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木蘭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今有“木蘭”獨立成長,拼殺商場,傲視群雄。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商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董明珠、楊綿綿、張欣、李亦非、徐新、楊瀾、徐靜蕾,這些杰出女性,構成了中國商業社會的群英譜。
如果華爾街是由女性主導的,這輪經濟危機是否就不會發生?
在采訪中,我們一次又一次提出這個異想天開的問題:但不論女企業主、女投資家,還是女媒體人、女社會學家,她們都沒有給出肯定的答復。
倒是投行人士王冉在博客上開玩笑說,危機當前,“上至總統選舉、華爾街風暴的前因后果,下至金屋藏嬌時的慷慨程度,都能用性別差異來解釋”。這中間的差異就像那本暢銷書寫的,“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還記得1920年著名的“裙邊理論”(女人裙子越短,經濟越繁榮;裙子越長,經濟越蕭條)嗎?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女性在危機時刻所扮演的角色已經發生了微妙和戲劇性的變化。
最起碼,在《中國企業家》推出的這份商界木蘭榜單中,女性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形象--相反,她們都是卓越的領導者、勇敢的擔當者。
讓我們來看一看她們在過去一年的命運:張蘭執掌的俏江南在2008年底獲得3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估值超過30億元,但是出于對未來的謹慎考慮,她堅決拒絕了對賭協議。俞渝不止一次拒絕了外資對當當網的收購,但她也不得不面對因擴張帶來的管理壓力。李亦非在危機來臨前兩個月跳槽,從MTV轉入對沖基金高雷GLG。今日資本總裁徐新有14年的投資經驗,親歷過百富勤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的破產,她在2009年初召集高層會議,最后的結論是:“我們可以再等等,肯定還會有便宜貨。”一向有業界“鐵娘子”之稱的董明珠表現得更加強悍--格力電器2008年實現了50%的利潤增幅,她的發言多少有點像是勝利者的風涼話。在回復《中國企業家》的郵件時她說:“就算金融危機不來,該死的企業還是要死的,這跟性別沒有關系。”
恰逢2009年是“五四運動”90周年,如果對中國商界女性的地位和命運做一番梳理的話,她們的努力甚至有著超越商業本身的意義。李銀河說,“說到男女平等,中國在經濟領域做得比政治領域要好。這些女企業家、女領導人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一種新女性,這是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婦女地位的提高,主要就體現在她們身上。”
1949年,波伏娃曾經斷言,經濟力量使婦女拋棄她們“第二性”地位的那一天可能會到來。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